紫砂壶冲泡乌龙茶的流程_紫砂壶冲泡乌龙茶的辞藻优美的茶词

  紫砂壶冲泡乌龙茶的流程_紫砂壶冲泡乌龙茶的辞藻优美的茶词

  0811紫砂壶冲泡乌龙茶的流程。一般来说,茶叶在冲泡之前,需要用开水浸泡,然后再进行冲泡。这样可以保证茶叶的口感,同时也不会破坏茶叶的营养成分。但是,有一些茶叶,如果没有经过泡茶的步骤,直接就冲泡的话,很容易导致茶叶中的营养物质流失,甚至还会影响茶叶的口感。所以,我们在冲泡茶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几个细节,才能泡出一杯好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紫砂壶冲泡乌龙茶的流程

  茶具:茶船﹑紫砂壶﹑公道杯﹑滤网﹑品茗杯、茶巾﹑茶匙、茶仓、随手泡。

  水温:90~100℃

  步骤:

  ①赏茶,取出茶叶,请大家欣赏干茶。

  ②温具,将沸水倒入茶壶,再倒入公道杯,之后倒去。

  ③置茶,将茶拨入茶壶。

  ④温润泡,将热水注入壶中,再将壶中润茶水倒入公道杯。

  ⑤冲泡,正泡第一泡。泡茶中将公道杯中温润泡的茶水倒入闻、品杯后倒去。

  ⑥斟茶,浓淡适度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

  ⑦分茶,再将泡好的茶分别到入闻香杯中,再将茶倒入品茗杯。

  ⑧闻香,闻香杯中香气,品饮,一杯茶分三口喝,细细体味茶的美。

  二:紫砂壶冲泡乌龙茶解说词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

  武夷岩茶的形态特征: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色泽铁青带褐油润.内质活、甘、清、香。有明显的岩骨花香。武夷岩茶名岩产区为武夷山市风景区范围,区内面积70km2。

  三:紫砂壶冲泡乌龙茶的辞藻优美的茶词

  紫砂壶泡茶,需要遵循“以壶适茶,因茶选壶”的原则,只有所泡之茶和所选茶具的科学与合理的搭配,效果才会更佳,达到“茶、壶合一”的境界!

  紫砂壶泡茶有一套专业的流程,注重茶礼和仪式的人,都会严格遵照泡茶流程进行!

  01紫砂壶泡茶13道流程

  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

  净手即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品茶讲究用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第二道:烫杯温壶

  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第三道:马龙入宫

  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把茶叶放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第四道:洗茶

  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目的是为了把茶叶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还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滤掉。

  第五道:冲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茶道的程序其实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这步才是平时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风拂面

  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第七道:封壶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第八道:分杯

  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壶

  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十道:分壶

  然后将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是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第十二道: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第十三道:品茗

  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02紫砂壶和茶的搭配

  从壶型分类:

  圆形壶,最适合泡乌龙茶,因为:乌龙茶茶叶呈卷球状,圆形壶为其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可让半球状的茶叶完全舒展,有利于发茶。高身小口壶,适合泡发酵茶,但过高茶则失味;矮身大口壶,适合泡不发酵茶,但过矮则口盖易溢。

  ▶李小龙 原矿紫泥 仿古

  扁形壶,适合泡条索状的武夷茶。这种壶身较扁平的壶,具有十足的稳定感,能够让条索状的茶叶沉稳地定在壶里,安心地释放出一身的香醇;当注水时,由于扁形壶的壶壁较短,水流自然有了缓冲,加上壶内空间不容一点私苟,就使茶叶更容易浸润于水中,温和地吐尽精华。

  ▶廖江玲 原矿墨绿泥 小双鱼

  方形紫砂壶,适合泡普洱熟茶。方形紫砂壶制造工序复杂,片与片相接时较为困难,失败率高,其最关键之处,在于泥料要练得极为匀称。因为方形紫砂壶所具有的内部角度,使茶叶不易滚动,水流极易被阻塞,从而使普洱的陈味尽出。

  ▶周新元 青段 四方雅韵

  从泥料分类:

  朱泥——朱泥的感觉是细致、紧密,颜色显得娇嫩、精致,可配以铁观音、冻顶等轻、中培火的茶类;高香的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与朱泥也比较搭配。

  ▶刘一飞 原矿朱泥 掇只壶

  紫泥——紫泥的感觉较为沉稳大气,颜色又比较朴实自然,与焙重火的半发酵茶(乌龙)、陈年黑茶的感觉颇为一致。

  ▶尹建新 原矿底槽青 青龙

  清水泥——清水泥属于紫泥,但是相比较深色紫泥壶质感更细腻些,颜色也偏红嫩,所以茶类的选择可以参考紫泥与朱泥,并根据发酵程度折中选取。

  ▶朱建伟 原矿清水泥 秋山清趣

  段泥——段泥的感觉较为坚实阳刚,颜色又显得亮洁清爽,与不发酵的绿茶、微发酵的白茶感觉颇为一致,生普也可以选择用段泥来冲泡。

  ▶蒯云涵 原矿段泥 醉心翰棠

  降坡泥——降坡泥属于段泥、红泥与紫泥的共生矿,颜色呈橘红或橘黄,特别适合岩茶,能很好的去除岩茶中带有的燥味,并优秀的发挥岩茶独特的口感。

  ▶王香勤 降坡泥 福慧

  03紫砂壶泡茶的优点

  1.材质优越性

  多数壶友喜欢紫砂壶的原因之一,在于紫砂壶的双重气孔结构,既不夺香,也无熟汤气。能够最大限度的还原茶香味。因此紫砂壶也叫做“泡茶利器”。

  2.功能实用性

  实用泡茶是紫砂壶的基本属性,端握拿捏称手。相比盖碗和杯子,在倒茶倾注的过程中,拿捏舒适,不易烫手。

  ▶ 壶友返图

  3.观赏美学性

  紫砂壶内外不施釉,却有质朴沉稳的色泽。随着历史文化的积淀,经典器型更是数不胜数,拍打成型的工艺和技法也在不断完善,成型后的紫砂壶,器型线条富有美感、颗粒色泽富有之感,视觉美感上给人以愉悦之感。

  4.修身养性

  紫砂壶的泡养,也是很多壶友玩壶的乐趣之一。养壶如养性,两者都是漫长的过程,在品茶的过程中养壶,良好的心态也会得以修身养性。

  ▶ 壶友返图

  紫砂壶作为泡茶利器,深得广大壶友喜爱,用心泡茶养壶之人,自有一套泡茶门道,这是壶友对茶道的热爱,也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态度。

版权声明:
作者:山木茶香网
链接:http://www.jingmaicha.com/hongpao/28690/
来源:山木茶香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