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荔花村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荔花村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生态农业开发、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公司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2万平米。公司主要经营蔬菜、水果、花卉、中草药、有机食品、水产品、粮油、调味品、乳制品、休闲食品、酒类、饮料、保健品、日用百货、化妆品等。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营销队伍,并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1、请大家介绍下,各自家乡有哪些旅游特色商品(土特产、工艺品、特色商品)?你觉得你的家乡有哪些旅游特色?
优质回答1:
谢邀!
家乡广东茂名海滨城市,岭南水乡,属于亚热带气候地区,正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这里盛产着全中国最好,最大,品种最多的荔枝果,以产荔枝闻名全国以及国外。中国第一滩也在茂名电白! 景色怡人,苍翠清幽!
1荔枝文化:
荔枝是旅游区的最大特色,根子荔枝生产以历史最久、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品种最优、成熟最早而驰名中外,是国家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白糖罂、白腊荔枝生产基地”和“国家荔枝标准化示范区”,有“中国荔枝第一镇”的美称。自唐朝以来,根子荔枝成为历朝贡品。位于镇内柏桥管区的贡园,是茂名现存最古老的荔园。
根子荔枝于公历5月下旬开始上市,成熟期比国内的增城、从化等其他荔枝产区早30天左右,而且品种比较齐全。[2]
优稀品种白糖罂荔枝,被评为“广东省早熟优质荔枝第一名”,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到1999年,全镇荔枝总种植面积7万亩。二月荔花漫山遍野,粉妆玉砌,驻足于花径之间,踏春、赏花、尝蜜,迷人之春光扑怀而来:五月、六月蝉呜荔熟,这时,漫步荔乡,一边看似海红荔,一边品尝荔枝,使人十分惬意。[2]
2007年,根子荔枝文化旅游区成功申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
现在种植面积超10万亩!
2荔枝景区历史:
历史
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有诸多典故,除了西安华清池的“贵妃出浴”外,另一精彩典故便是源自根子荔枝的“妃子笑”。说的是高州籍的太监高力士为了取悦杨贵妃,每年都要从家乡进贡荔枝给她尝鲜。但荔枝这水果“身子较弱”,保鲜期只有两三天,所以根子贡园荔枝一旦摘下枝头,即派出快马北上,日夜兼程。为力保荔枝的新鲜程度,必须分秒必争,马匹不能休息,所以朝廷吩咐沿途各省备有骏马,就像现在的接力赛一样,每匹马拼死跑一段路,为了让美人笑纳这一筐根子荔枝,不知跑死多少马匹,这才有了后人精彩的诗篇:“长安北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国家提倡三高农业示范点!
优质回答4:
到青岛旅游,欣赏完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景,带点具有城市特色产品回乡,是多数游客的心愿,最具有青岛旅游特色的产品是海产品、崂山茶、珍珠贝壳类工艺品,这三样排在游客喜爱前三位,游客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2、高州根子旅游景点?
根子荔枝文化旅游区毗邻茂名和高州市区。位于高州西南部的根子镇,在秦朝末期就有荔枝生产。距全国著名风景旅游区水东虎头山和“中国第一滩”47公里;距茂名火车站25公里,湛江飞机场102公里。
根子农业观光旅游区的柏桥村有个贡园,树龄多在500年以上,被誉为"荔枝博物馆"。改革开放以来,该镇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以荔枝为龙头的"三高"农业,全镇荔枝总面积达0.41万公顷,荔枝的品种、质量、面积、产量均居全国乡镇之冠,被誉为"中国荔枝第一镇"。
根子荔枝品种齐全,有白糖罂、白腊、黑叶、桂味、糯米糍、妃子笑、三月红等十多个品种。根子荔枝于公历5月下旬开始上市,6月下旬收获完毕,成熟期比国内增城、从化等其他荔枝产区早30天左右。二月荔花盛开,漫山遍野,粉妆玉砌,驻足于花径之间,踏春、赏花、尝蜜、迷人春风扑面而来;五、六月蝉鸣荔熟,这时,漫步荔乡、一边看红荔,一边品尝荔枝,确为人生一大快事。建有观荔亭,亭旁有-手植中华红荔树。
茂名高州的根子镇是全国最出名的水果之乡,在这个季节里,满山遍野的荔技树开始挂上红红的果子,沿着修整一新的山路往上走,两边是漫无边际的荔枝园,到达山顶的观荔亭往下望时,只见整个山头都布满了荔枝树,相当壮观。
这里的荔枝品种多为“白糖罂”,据说是因为这种荔枝甜得像一只装着白糖的小罐子。最出名的荔枝园就是贡园,据说是因为当年献给杨贵妃的荔枝就是从这里采摘出去的。找个荔枝园坐下来,亲手摘下新鲜的荔枝来品尝,田园生活的情趣油然而生。为什么我们不愿坐在空调房里吃荔枝,而要千里迢迢地到果园里自己采摘呢?在这一刻你就会明白了。
版权声明:
作者:山木茶香网
链接:http://www.jingmaicha.com/jiankang/28736/
来源:山木茶香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位于云南临沧市的“锦绣茶尊”古茶树。图/视觉中国
“天价茶”并非武夷岩茶独有,云南普洱、安溪铁观音、太平猴魁、西湖龙井等茶叶也都有过每斤数十万元的拍卖价。无论是业内人士、资深茶友还是普通消费者,都有共同的感受,部分茶叶正从农产品演变成奢侈品,甚至成为越来越受青睐的雅贿媒介,这些异化现象,集中发生在最近十余年。《中国新闻周刊》近日采访了解到,业内苦“天价炒作”久矣,但行业顽疾积重难返。
“一两黄金一两茶”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分为大红袍、水仙、肉桂等产品。武夷山市政府官网上介绍,武夷岩茶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武夷岩茶已知品种就有264种。
目前,武夷岩茶的价位绝大多数在每斤数百元到数千元之间。武夷山市大叶岩茶厂法定代表人肖卫财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以他自己门店的销售情况分析,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的茶叶价位都是300~500元/斤,追求生活品质的顾客会选择1000~2000元/斤的茶叶,特别富裕的会购买2000元/斤以上的茶。
但是,随着武夷岩茶知名度的提高,近年来“天价茶”频频出现。福建省茶叶学会原常务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姚信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进入茶叶行业已经有五六十年,最近几年才知道市场上出现了每斤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的天价岩茶。
2021年1月11日,一份“2019~2020年度武夷岩茶”榜单在网上热传,榜单列举了22款武夷岩茶价格,价格最低的一款为1.8万元/斤,最高则为45万元/斤。其中,价格在6.6万元(含)/斤以上的占了17款。因为该表格为黑底白字,所以在业内被称为“黑表格”。
该表格制作人为陆建强,是上海的一名“岩茶发烧友”。陆建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是一名武夷岩茶的消费者,也是某武夷岩茶上海茶友群成员。早在2018年,他就制作过一款“黑表格”。当时,他了解到一款名为“远香”的武夷山岩茶,成交价48万元/斤,就突发奇想,想把一些高价的武夷岩茶做个统计。同年4月30日,他制作的“黑表格”发布,共收录了19款岩茶。最低级的一款3万元/斤,最贵的一款为520万元/斤,“远香”岩茶排名次席。其中6.6万元/斤(含)以上的占了15款。“其实,天价茶的‘含水量’也是很高的。所谓天价茶几乎都是茶企自己定价,成本可能只有几千元/斤,但是可能卖到十几万元/斤”。
“黑表格”中那款520万元/斤的茶格外引人关注。2005年4月17日,在第7届武夷山红袍节上,20克武夷山九龙窠“母树大红袍”拍卖出20.8万元的天价,竞买人为新加坡人陈汉民。“我算了下,折合人民币520万/斤”,陆建强称。母树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景区,只有三棵六株,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产量不足1斤,且早已停采。2006年,为防止品种种性退化,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母树大红袍进行停采留养。
“黑表格”中一款名为“国宾大红袍”的岩茶,售价9.999万元/斤,该款岩茶由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推出。公司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款岩茶确实为其公司制作,每年限量100套,每套60克。“每年都能卖完,有的人买了收藏或送人”。
近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福建武夷山、南平、福州等地采访时发现,有的茶企在定价时,按照“一两黄金一两茶”的标准,给一款茶定价十几万元,有的价格甚至远超金价;有的茶企自称制作了一款“非卖品”或“品鉴茶”,但流向市场后,被炒成天价茶;有的茶企为博人眼球,会给某款岩茶起诸如“坑爹”“勾魂夺魄”等恶俗花名。
一款名为“坑爹”的岩茶,由武夷山市永鹏茶叶有限公司推出。与该茶企相关的宣传资料显示,这款茶由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永鹏手工制作,每年产量约为60斤。2017年市价为13.6万元/斤,与当时的实时黄金价格相当,堪称“一两黄金一两茶”。因为制作这款茶的原茶,取材于牛栏坑最早种植的那一批肉桂茶树,是牛栏坑的“爹”,故取名“坑爹”。
在网传的武夷天价岩茶名单中,除了茶企明码标价的一类,还有一类茶企,对外打出“非卖品”“品鉴”等字样,并不标价。武夷山市一位茶企老板称,有的天价茶打上“品鉴”“非卖品”等字样,也是茶企的一种营销手段,会让人觉得更加神秘和珍贵。在这种心理下,能拿到这种茶的,会觉得很有面子。
并非所有高价茶都是炒作。也有受访者认为,对一些真正有高技术含量和品质的茶叶而言,很难用成本价衡量其价值,也为天价茶的出现提供了空间。相比绿茶、白茶等其他茶种,武夷岩茶等茶类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福州日报》旗下客户端“掌上福州”曾介绍,以最著名的大红袍茶为例,它工序繁复,涉及采摘、倒青、做青等十多种技艺。需要至少几十个人在短时间内争分夺秒地做茶,任何一个大师根本无法独自完成。此外,由于武夷岩茶剔净茶梗只留叶片,加上足火焙制,所以约8斤武夷岩茶鲜叶才能做成1斤干茶。中国其他茶类,鲜叶和干茶比例大多为4:1,仅为武夷岩茶的一半。
武夷山市茶叶局局长王晓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生产岩茶非常损耗身体,为了生产一桶茶,师傅要不间断地看火候等,需要24小时不睡觉。肖卫财介绍,岩茶制作周期特别长,每年4月中下旬到5月中旬是做茶季,需要经过采青、晾青、做青、炒青、烘干、筛选老叶老梗、焙火(退火)、拼配等程序,一般到了农历八月后,才能喝到当年的新茶。
谁炮制了天价茶?
天价茶是如何进入市场的?2月20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在武昌区一家裕昌隆茶行采访,老板称,该店是武夷山瑞泉茶叶有限公司的湖北经销商。店内最贵的“瑞泉圣匠”,为38.8万元/斤,“这个货很少,武汉暂时没有,需要的话付了定金随时给你发货。”武夷山瑞泉茶叶有限公司股东黄圣强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承认这款茶是出自其公司,但否认该价格是该公司制定。“这是一款‘非卖品’,价格怎么出来的,我们也不清楚。因为这款茶产量太少,我们没有卖。但是我们公司每天接待很多人,有时也会给一些朋友一两泡。”
王晓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天价茶价格并非来自茶企,有些经销商炒作成天价茶后,“茶企(为了商业利益)也只好认账了”。浙江茶文化学者梁宏亮认为,相对来说做茶的思路闭塞一点,卖茶的脑洞大一些,“(他们)联合起来,搞出知名度和暴利何乐而不为?”
2014年4月3日,2014西湖龙井茶拍卖会在位于浙江杭州市的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有限公司开拍。图/新华
多位武夷山茶企老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其实很多天价茶就是个噱头,一些茶企靠着天价打名气,目的其实是卖普通的茶,“还有一类老板比较好面子,他们看到别的茶企推出天价茶,觉得自己没有会低人一等,于是也跟着推天价茶,不在乎能不能卖出去”。
茶企和消费者,是天价茶链条的首尾两端,生产心理与消费心理共同炮制了天价茶。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天价茶消费群体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具备极高消费能力的人,买茶的标准往往是“谁贵买谁的,谁知名度高买谁的”;第二类是一些岩茶发烧友或茶企同行,他们听说一款天价茶后,偶尔会高价买一泡(一般8~10克),目的是满足好奇心,或研究好茶的工艺提高自己认知;第三类就是送礼所用,往往是“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这类消费也能滋生官场腐败等不正之风。
在“炒茶”江湖中,一些传统的制茶“大师”也成为推手。从事茶行业生产和研究20多年的浙江茶文化学者梁宏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大师、非遗传承人”,多为传统工艺即将消失,工业机器即将完全替代人工的产物。
新华社报道称,一款在武夷山当地只卖每斤三四百元的平价茶,在外地企业的包装炒作下,被渲染成“大师”工艺、“大师”水准的高价茶,附上“大师”的签名和照片,价格翻了十几倍。多位业内人士印证,不少“大师茶”并不是高品质茶,也不是“大师”制作的茶,有的就是一些大众茶改头换面而成,有的还打着大师“监制”“封存”“推荐”等擦边球,卖出高价。
2017年12月8日,碧水丹山•岩骨花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系列之王顺明武夷岩茶(大红袍)展在北京举行。图/中新
岩茶是武夷山的特产,由于独特的制作工艺,别的茶叶产区几乎无法模仿。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评定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刘宝顺、刘峰、王国兴、刘国英等12人成为首批国家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王晓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大师”是民间的称呼,准确的说法应该叫“武夷山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目前,武夷山市国家级、省级、武夷山市级的岩茶、红茶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共21人。其中,刘宝顺与王国兴目前在武夷山市茶业局茶科所任职。“刘宝顺的孩子有茶企,王国兴是帮人家制作茶叶,他们的(这个)情况都跟组织和纪委报备了。”王晓军说。
在这些“大师”中,刘国英因一款名为“空谷幽兰”的天价武夷岩茶受到关注,该款岩茶12.8万元/斤。2019年5月20日,武夷山市岩上茶业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该公司与刘国英合作研发的“空谷幽兰”,2007年问世。公司将每年所产出的少量“空谷幽兰”作为礼品赠送给优质授权经销商和茶友以供分享、品鉴。刘国英现任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他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应:“空谷幽兰”这款茶的确是他指导着(这个茶企)做的,“但这款茶是非卖品,也不是我定的价。”
定价混乱背后的标准之痛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曾公开批评,近年来,市场上天价茶、山寨茶、以次充好、以旧掺新等销售“潜规则”频现,并且茶叶好坏、真假全凭专家一张嘴,这让原本就缺乏科学评判标准的茶叶市场更加混乱。
“天价茶”并非新生事物,也并非武夷岩茶独有。2006年极品信阳拍卖会上,信阳毛尖茶王“蓝天玉叶”以74.5万元/斤的价格成交;2007年,首届“黄山杯”精品名茶拍卖会上,50克汪满田牌极品黄山毛峰以8.5万元的天价成交;2009年,济南“国礼茶安徽太平猴魁名茶拍卖会”上,100克太平猴魁拍出了20万元;2011年,在都匀毛尖新茶拍卖会上,贵州“都匀毛尖特制珍品茶王”二号(150g装)最高成交价格达10万元;2012年,中国海峡名器名茶春拍上,安溪茶王赛清香型铁观音以6.7万元/100克价格成交……
共有 0 条评论